上海,这座城市著名到实在无需多言。但是,上海的源起在仅仅几十年前都还曾无迹可寻,据传开埠前只是个历史面目模糊不清的渔村。1958年,上海青浦崧泽遗址的发现终结了上海没有考古的遗憾,不仅如此,其发掘与研究的结果令人惊讶地将上海的历史推进到5千至6千年前新石器时期。“崧泽”的意思是指“吴淞江流域湿地中的一块高地”。一个地处上海西部腹地的普通村庄,被誉为“上海之源”,上海先民最早的生活足迹在此起步。崧泽文化引其得名,成为第一个以上海地名命名的考古学文化,中国文史因之增辉。
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建造在崧泽古文化遺址上,坐落于青浦区赵巷镇崧泽村。其外围三面环水,北临沪青平公路,馆区面积13621平方米,主体建筑占地面积3680平方米,是传承上海历史脉络的精神家园、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文化坐标。2013年,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遗址保护、考古研究、文物收藏的平台,了解上海乡土历史的场所。为了更好地服务观众,保护人民的生命和国家财产以及文物的安全,安全保卫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博物馆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保工作做法,有效地促进了博物馆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和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
领导重视 建立长效机制
博物馆作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分馆,在开放运营管理及安全防范工作得到了历博领导的极大重视。单位成立了由馆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专职安全管理员,带领全馆从业人员认真学习并落实《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相关要求,积极组织和普及安全防范知识宣传教育,开展安全防范自查自纠。每周召开安全工作例会,研究商讨本单位安全形势和安全管理措施,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会议,每季度进行一次安全培训,形成日巡查、周点评、月总结的安防工作制度。另外博物馆还组建了一支人员相对固定的义务消防队伍和崧泽微型消防站,认真履行职责,居安思危,建立起一以贯之的安保工作长效机制。
未雨绸缪 夯实基础工作
近年来,博物馆结合上级的有关部门的要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先后多次修订完善了《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制度》、《消防安全制度》、《保卫部工作职责》、《值班组长职责》、《监控室安全值班职责》、《保安值班工作要求》、《安全岗位工作责任书》等规章制度17套,应急预案4套、应急方案17个,各类检查表格46种。同时,不断地根据工作需要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并按照各项制度的规定和要求严格落实,使安全保卫工作有章可循吗,安全保卫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博物馆始终将预防为主的思想放在首要位置,只有未雨绸缪,才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保护社会公共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针对地理位置相对偏僻,陈列展示现代技术手段大量运用,电路设施设备比较复杂的特点,博物馆及时加装了14套电气智能报警系统,实现电气系统的动态监控。对前来参观的游客进行严格的火源和安全行为管理,并将其形成一种制度坚持下来,从而有效地将安全隐患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切切实实杜绝了安全隐患。
严肃值班纪律 确保责任到人
博物馆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于重大问题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到场处理,分管领导结合本职工作共同负责。做到齐抓共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督管理网络。并将安全保卫工作细化到具体部门,分解到具体岗位,落实到具体人员,狠抓岗位责任制落实,确保责任到人、监管到点、覆盖到面,将各项安保工作措施落到实处。真正做到“管好自家人、看好自家门、办好自家事”。
为了更好地落实安全防范责任,加大对重点部位的重点管理,消除安全管理死角,及时、全面、迅速地掌控重点部位的安全状态,博物馆配备和完善了各类安全防范措施,施行24小时不间断值班制度,明确监控操作人员安防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应变能力。所有值班人员、负责人通讯工具一律24小时开通,确保做到随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问题、积极落实整改。
防微杜渐 严格监督检查
博物馆结合党的“十九大”、全国两会、春节、五一等重点时期、敏感时期安保工作要求,实行日常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确保安全检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做到安全检查每月一次全覆盖,对输电线路、用电设备、消防设施等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次检查都做到检查之前有计划,检查之中有点评,检查之后有落实。
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在监督检查各部门落实安保工作责任时,采取“定责任、回头看,盯一点、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坚持安全检查不走过场,不留盲区,不存侥幸,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实施“挂账”和“销账”制度,确保隐患整改到位,坚持做到安全检查有记录、有整改、有反馈、有落实、有总结。
广泛宣教 提升预防技能
为进一步强化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防范意识和防范热情,提高安保人员的业务素养,博物馆分层次、多形式地对职工进行安全防范培训。通过讲座、培训、参观、板报、观看教育警示片等多种方式对职工进行安全防范教育,以增强职工安全防范知识,培养安全防范习惯,夯实安全防范思想基础。博物馆还重点加强了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并积极开展消防队培训,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使员工准确地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做到正确地报警、疏散、抢救,有效提高了职工在突发情况下的自救与互救技能。
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自从开放运营以来,积极与辖区公安分局内保科、管辖派出所、消防支队保持畅通的联系沟通渠道,邀请专业人员前来检查指导,使各项日常工作有序地进行,此外,博物馆还抱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法,还到其他文博兄弟单位进行参观学习交流安保管理工作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取长补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安全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安全保卫工作对于一座博物馆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始终拧紧安全这根弦不放松、不松懈,全体安保人员坚持贯彻“预防为主、人人参与、标本兼治”的原则,在认真研究本馆工作形势和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不断学习、坚决落实、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工作状态,认真做好每一天的安全防范工作,让这些见证历史的文物一代一代传给子孙后代,让他们感受到前辈的聪明睿智,让时间的厚重与意蕴去呈现其悠长的历史庄重与深远。